那是零零年生日前夕,朋友柯柯從陳冠希的姊姊處取來一張唱片,陳冠希的首張專輯,簽上了我和他的名字,那是我第一張擁有歌手親筆簽名的唱片,也是唯一的一張。可是我沒有取出
CD 來聽過一次便收起來了,不是因為習有收藏家凡物都不開封的癖好,而是當時的我根本對當時的他和他的音樂毫無興趣。
而幾年以來大家談及的也只是陳冠希那排山倒海的緋聞和花絮。音樂,不會掛在唇邊,畢竟他已被歸入糖衣偶像的類別,除了訕笑,實際上沒有甚麼好談。直到零四年二月,聽到派台新歌《即影即友》點點的中東元素,有點驚喜,之後看到新專輯《Please
Steal This Album》上那放任的封套設計,最低限度再沒有了面部特寫加眼神接觸的設計方程式。喜見陳冠希改變了,或是說可以做回自己了,更重要的是這一個轉變得到樂壇和樂迷的廣泛肯定,以及商業上的成功如《香港地》。而我喜歡其他如《馬戲團》、《戰爭》和《Wake
Up》等,由音樂編排的豐富,唱腔的運用和收放到歌詞的夫子自道及批評,都開了香港樂壇的耳界,而不是順應潮流的
hip hop 偽品。當然這不是陳冠希一個人的努力,整個班底的合成代表了找對了人和方向,唱片公司英皇的不介入或放棄也間接幫助了很多。明白到年終的頒獎禮陳冠希在台上黑臉的原因,因為他認為這不該是他個人的榮耀,而該包括整個製作班底。但我覺得他畢竟不再是剛剛出道的新人,應該明白這一些樂壇的遊戲規則,實在無需要介意。
沒有了從前密食當三番出碟的流水作業,幾近一年才推出的最新專題《Hazy: The 144
Hour Project》不單水準保持,音樂上的編排也更順暢,歌與歌之間一氣呵成。要找碴的可說某些歌詞的內容還是那麼的黑白分明或非黑即白。不過單是音樂也非常耐聽,《嘥氣》舊調重彈卻愈聽愈正,《老友記》的old
skool 氣息感覺輕鬆,同樣快樂的《Beautiful Skin》一樣講女人,但效果新鮮。不過最出色的要是和恭碩良合作的《一對一》,那份性感,那份自在,於中文歌來說非常罕有。但是市場似乎並不賣這張針對傳媒的專輯的帳,評價高但播放率低,幾首派台作品也只在流行榜的中下游位置。在這個不以好歌作準,但以人氣高低定生死的香港樂壇,即使陳冠希他日能夠繼續堅持,但其他人呢? |